化州橘红网

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、用法用量

化州橘红的历史简介

据说化州橘红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,从宋朝到明清时代成为宫廷贡品,到民国成为李宗仁的灵丹妙药,再到现在的八大广药之首,它有着怎样的历史经过呢?

化州橘红的古代:

化州古时荒凉的地方,瘴气多,民众多患痰饮。相传有罗辩者,怜悯民众苦困,种橘于“石龙”城内,所产橘红,消痰化饮有神效。所以有了罗仙翁化橘红的故事。

明、清间,州人在州城建“华严庵”纪念罗辩,庵门楹联云:“韵事忆当年,橘树千株经手植;仙踪留此地,茅庵一所寄身栖”。

明万历年间(约于1600)编纂的《高州府志》“药物”目中已有化州橘红的记载。

清乾隆、道光版《化州志》对化州橘红的记述,除有传说、药效、价值、辨伪、土壤、气候、种护、采集、加工、上贡、产地及标图外,还有大量歌颂化州橘红的诗文。

清代中叶,全县种植橘红300多亩(约1万多棵)。

清末民初,因战火频仍,加之当局只顾索取,不问生产,橘红受损更大。

民国李宗仁与化橘红:

1921年夏秋之交,两广军阀李宗仁、陈炯明混战粤桂边境,李宗仁部队驻进化城,时值六月,温高气湿,军中士卒中暑咳嗽,肠胃不适,李宗仁也反复作呕,喘咳不止,后饮服橘红果茶,疾病消除。

1965年,李宗仁从海外回国,特到化州参观赖家园并购化州橘红作纪念。此后,人们更视其为灵丹妙药,异奇珍宝,不但自己用以防病、治病,而且还作为珍品赠送亲朋戚友。

化州橘红的现代:

至1949年,全县仅存30多亩(约2000余棵)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人民政府于50年代拨出专款,以复苏旧橘园,开辟新产区。

1962年成立县橘红生产办公室,并委托药材公司主管橘经生产、加工和收购销售,橘红面积逐年扩大。

70年代初,全县橘红发展至3000多亩,1985年增至8500亩(约17万棵)。县人民政府又组织了中药学行家对化州橘红进行系列的研究。为挖掘地方生产优势。

1987年赖家园橘红制品厂扩建为中药厂,职工由原20多人增至100多人,生产橘红系统药品,进一步发挥橘红在医药上的作用。到现在的中药厂已经被香雪集团收购了。

1988年该厂批量生产橘红系列药品。

2016年成为广东省立法保护的岭南中药材之首。

这些仅仅是简短的历史记录,还有很多历史传说,例如和罗仙翁、橘红宫女、范祖禹被贬等等的文化传说,还有民国的李宗仁代总统的发现等等。

化州橘红的一些历史记载:

《本草纲目》1131页:宽膈降气、消痰饮,极具殊功,他药贵新,惟此贵陈。...化痰治嗽,顺气理中,调脾快膈,通淋疗酒病,其功当在诸药之上,其治百痛,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。...橘红佳品,其瓤内有红白之分,利气、化痰、止咳功倍于它药。。。其功愈陈愈良

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载:“橘红治痰症,消油腻、消食、醒酒、宽中、解蟹毒。”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54页:性味与归经 辛,苦,温。归肺,脾,经。功能主治:散寒,燥湿,利气,消痰。用于风寒咳喘、喉痒痰多、食积伤酒,呕恶痞闷。

《新编中药志》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:解痉平喘,化橘红为名贵贡品药材,有化痰及抗炎作用。

下次我们将继续完善化州橘红的历史介绍。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